今天是
您的位置:首页>检务公开>工作报告

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2024年工作报告

时间:2025-01-20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 【字号: | |

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

——2025年1月19日在石家庄市第十五届

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

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代检察长 李素颖

各位代表:

现在,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列席同志提出意见。

2024年主要工作

2024年,全市检察机关在市委和省检察院坚强领导下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使命,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建一流队伍、创一流业绩、树一流形象,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。一年来,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24557件,其中刑事检察22136件、民事检察974件、行政检察193件、公益诉讼检察1254件,44件案件获评全国、全省典型案例(优秀案例),14个集体、90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奖励。

一、坚持服务大局,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

国之大者,检之要事。始终坚持围绕中心,聚焦经济总量过万亿目标任务,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保安全、护稳定,护航现代化、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建设。

一是坚决维护安全稳定。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,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,依法严惩重大恶性犯罪、极端犯罪、危害公共安全犯罪,起诉故意杀人、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343人,对犯罪情节严重的2起陈年积案,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,让正义永不缺席。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,铲除涉黑涉恶组织16个,起诉151人,移送“保护伞”线索79条。依法守护清朗网络空间,起诉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2377人,其中缅北电诈遣返人员212人,起诉网络谣言、网络赌博、网络暴力等犯罪14人,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不断增强。

二是助力打赢“三场硬仗”。秉持“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”,扎实开展“检察护企”专项行动,起诉串通投标、财务造假、企业人员职务侵占、洗钱等破坏经济秩序犯罪1312人,追赃挽损3243万元;办理涉企民事监督案件346件、行政监督案件29件。正定县检察院办理的监督市场监管部门纠正“小过重罚”案,获评全国典型案例。积极参与涉众型非法集资处置、房地产领域违规违纪违法现象整治,起诉非法集资犯罪368人、房地产领域犯罪11人。就清理“幌子”公司、堵塞集资监管漏洞等问题向有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17件次,帮助群众守好“钱袋子”、护好“幸福家”。积极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,起诉侵害知识产权犯罪215人,1人获评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个人。

三是积极推动社会治理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落实信访工作法治化要求,稳妥做好“送上门的群众工作”,组织公开听证815次,司法救助困难当事人476名,通过释法说理、检调对接、支持起诉、抗诉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108件,重复访同比下降21.5%。落实“血液酒精含量+情节”的入罪标准,宽严有度办理醉驾案件,受理审查起诉4031人,同比下降38.1%,醉驾治理更合民意、更促和谐。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、耕地保护等突出问题,办理涉农公益诉讼案件343件,督促治理污染水源地77处,复垦农田563亩,为和美乡村建设注入法治力量。

四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。顺应惩治司法腐败形势要求,成立检察侦查专职部门,开展“亮剑2024”专项行动,立案查办司法人员徇私枉法、滥用职权等犯罪13人,同比上升62.5%,切实在维护司法公正中彰显检察担当。进一步加强监检衔接,协同整治国企、教育、医药、基建工程等领域腐败问题,审查起诉职务犯罪155人,同比上升89%,其中原厅级干部3人、处级干部17人,有效巩固了反腐败成效,5件案件获评全省精品案例。

二、坚持民生导向,以检察情怀融入幸福城市建设

民心所向,我之所往。始终坚持人民立场,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城市,扎实开展“检护民生”“燕赵山海·公益检察”等专项活动,以更多真招实招提升检察为民实绩实效。

一是筑牢生态保护司法屏障。积极投入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围绕大气污染防治、尾矿库治理和太行山、滹沱河生态修复等重点,起诉污染环境、破坏自然资源等犯罪243人,办理公益诉讼案件456件,督促整治空气污染企业59家,向污染主体追偿损害赔偿金、治理修复费1.89亿元,“个人污染、群众受害、政府买单”现象得到纠治。探索解决噪声污染问题,办理相关案件7件,桥西区检察院推动有关行政机关通过常态化日常巡查、设置噪声检测设备等方式,破解广场舞噪声“老大难” 问题,实现“还静于民”,该案获评全国典型案例,央视《今日说法》专题报道。

二是守好食品药品安全底线。锚定人民群众吃得安心、用药放心目标,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监督,办理公益诉讼案件313件,督促销毁猪三腺、假驴肉等有毒有害或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13吨,查处假药、不合格药品21种,推动220家网络平台、连锁药房等经营主体进行整改,办理的督促保障餐饮质量安全等3件案件获评全省典型案例。严惩危害食药安全犯罪,起诉145人,对38起刑事案件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,诉请支付惩罚性赔偿金4079万元,全部得到法院支持;对123名犯罪人员判处罚金1200万元,并罚从业禁止,让违法者“痛到不敢再犯”。

三是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。做实“预防就是保护、惩治也是挽救”,从6月份开始,联合16个成员单位建立联席会议机制,协同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专项工作,一体落实分级干预和分域防控措施,起诉未成年人犯罪247人,同比下降22.8%,刑事立案同期下降6.3%,未成年人犯罪下降态势初步显现。加强阵地建设,在市委、市政府大力支持下,推动教育、财政、公安等部门凝聚共识,专门学校过渡校区实质运行;在16所职业学校、4个爱心企业和9个社区、社工事务所建成社会观护基地,开展观护教育和技能培训120人次,20名失学中学生重返校园,31名年满16周岁未成年人走上工作岗位。不良少年陆续回归正途,更加坚定了全社会教育挽救的信心决心。

三、坚持严格依法,以检察担当维护执法司法公正

守法持正,嶷如秋山。始终坚持在办案中监督、在监督中办案,抓实法律监督主责主业,为法治石家庄建设贡献检察力量。

一是深化刑事检察监督。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,坚持“宽”不做法外开恩,“严”不搞法外加重,依法批捕4546人、起诉12543人,不捕2345人、不诉2510人,87.3%的犯罪嫌疑人在检察环节认罪认罚。监督公安机关立案、撤案858件,追捕、追诉漏犯362人,一批当立不立、当撤不撤、有罪不究的问题得以纠正。加大刑事审判监督力度,提出抗诉70件,抗诉意见采纳率70.5%。牛某某召集人员约架致人死亡,一审以聚众斗殴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,市检察院自行补充侦查,依法提出抗诉,终审以故意杀人罪改判有期徒刑十三年,维护了公平正义。发挥“派驻+巡回+科技”监督机制优势,扎实开展巡回检察,督促监狱、看守所、社区矫正机构整改监管执法问题405个,守好刑罚执行“最后一公里”;与政法各部门协同发力,专项清理未依法收押和实刑犯未交付执行问题,纠正“应收未收”549人,维护法治权威,减少治安隐患。

二是做优民事检察监督。充分行使调查核实权,以亲历性保障准确性、实效性,办理民事监督案件816件,针对证据采信、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不当等问题,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63件,法院再审改变率95.2%。加大虚假诉讼甄别、查办力度,依法纠正虚假诉讼27件,起诉相关犯罪19人。无极县某房地产公司与他人串通虚构2700万元债务,以虚假诉讼规避违建商铺拆除,市检察院依法提出抗诉,法院再审撤销原民事调解书,涉案人员被追究刑事责任,确保了司法公器不被恶意利用。积极参与治理欠薪,对农民工、老年人、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支持起诉158件,追索欠薪914万元,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。

三是做好行政检察监督。坚持生效裁判监督与审判活动监督并重,办理行政监督案件193件,通过抗诉、再审检察建议和释法说理等方式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20件。栾城区检察院办理的自规局申请强制执行张某退还土地、没收违法建筑物检察监督案,督促法院理顺土地执法受审裁执关系,获评全国典型案例。加强行刑反向衔接,对685件不起诉案件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意见,犯罪情节轻微、未追究刑事责任的624人转由主管部门行政处罚,消除追责盲区,实现罚当其错。

四是做强公益诉讼检察。突出公益诉讼精准性、规范性,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643件,回复整改率96.6%,绝大多数公益损害问题在诉前得到解决;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责任主体提起诉讼22件,法院裁判支持率100%。稳妥拓展办案领域,关注社区团购、网络营销直播带货等新业态,办理电商平台相关案件20件,有效促进新兴行业系统治理。积极延伸办案效能,元氏县检察院以柴油安全管理为突破口,深挖涉“油”线索,与应急、市场、环保、税务等部门磋商,推动升级改造加油站57处,追缴11家企业税款211万元,一体解决公共安全、产品质量、大气污染、国有资产流失问题,实现公共利益综合保护。

四、坚持忠诚铸魂,以自我革命打造一流检察队伍

万山磅礴,必有主峰。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,持续加强检察机关自身建设,推动求真务实、担当实干成为检察人员的鲜明履职特征。

一是始终突出政治引领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常态化落实“第一议题”制度,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。不折不扣落实中央、省委、市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、省检察院工作部署,请示报告重大案事件100次,坚持“当下改”与“长久立”相结合,整改市委巡察反馈问题81个,以实际行动忠诚捍卫“两个确立”、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,加强检察文化建设,“石家庄检察”公众号连续四年获评全国检察新媒体“微信三十佳”,3部视频获评全省政法系统“三优”新媒体作品。

二是坚持深化检察改革。整合内设机构,规范检委会议事规则,优化改进检察业务管理、案件管理和质量管理,检察权运行更加规范高效。着力破解检察队伍老化、后备力量不足问题,招录公务员62人,动态调整员额检察官68人、逐级遴选18人,异地交流基层检察院领导班子成员9人,检察队伍结构更趋合理。与京津等地协同加强数字检察建设,规范应用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33个,运用数智平台对比筛查、推送线索2262条,成案1085件,数字赋能更有成效。

三是持续夯实基层基础。落实为基层减负要求,压实市院领导干部分包基层院责任,完善业务数据质效分析机制,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51个。“请进来”与“走出去”相结合,分级分类培训检察人员5811人次,45人入选全国、全省检察人才库,10人获评全省检察机关标兵、能手。全面从严管党治检,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,常态学习纪律处分条例,形成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良好氛围,记录有关人员过问、插手、干预检察工作3666件,运用“四种形态”处理13人次,检察人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。

一年来,我们在自觉接受监督中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,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专题报告食药安全领域检察、代表建议办理等工作,主动接受检察官履职评议,邀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人民监督员视察工作、参加检察开放日或案件听证1320人次,9件建议提案全部办结回复,满意率100%;充分保障律师履职,完善“现场+异地+互联网”多元化阅卷服务体系,提供相关服务5292人次,检律良性互动更顺畅。检察工作透明度、认可度不断提升。

各位代表!同心筑梦,众志成城。检察工作的发展进步,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,依靠的是党委的坚强领导、人大的有力监督,得益于政府、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。在此,我代表全市检察机关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!

回首过往一年,我们清醒认识到,检察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。一是服务高质量发展、融入市域社会治理还不够到位,检察履职切入点和着力点还不够精准。二是法律监督质效还不够高,不敢监督、不善监督、监督不力问题依然存在。三是对照新时代队伍建设要求,基层基础工作仍有短板弱项,队伍整体素能还需提升。为此,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,认真加以解决。

2025年主要工作安排

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是“十五五”规划谋篇布局之年,对于我市推动经济总量过万亿、实现弯道超车至关重要。全市检察机关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认真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部署,讲政治、讲正气、讲担当、讲质效、讲一流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依法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,以高标准、大格局、新理念推动检察工作再上新台阶,为省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司法保障。

一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,持续擦亮政治底色。从政治上着眼、从法治上着力,深入贯彻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》,以加强法律监督为主线,加快推进检察工作理念、体系、机制、能力现代化,在服务全面深化改革上展现更大作为。

二是主动融入发展大局,全力维护社会稳定。聚焦全市经济总量过万亿奋斗目标,宽严相济惩治各类犯罪,统筹做好促进治理、强化监督、维护公正、守护公益等工作,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。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以更积极的检察履职助力城市更新、大气污染常态化治理、绿色低碳发展、未成年人综合保护等工作,绘就民生幸福底色。

三是全面履行监督职责,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。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《关于全面深化检察改革、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意见》,健全刑事诉讼全流程监督机制,精准开展民事、行政诉讼和执行监督,依法规范办理公益诉讼案件,严惩司法腐败净化司法环境,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

四是大力加强自身建设,锻造过硬检察铁军。一体推进检察机关政治建设、业务建设、职业道德和文化建设,统筹抓好班子、带好队伍、提升素能、建强基层,进一步加强数字检察应用,深化全面从严治检,培育更多一专多能的检察人才,为高质效办案提供坚强队伍保障。

各位代表!大道至简,实干为要。石家庄检察机关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决议,求真务实、担当实干,奋发进取、事争一流,为加快建设现代化、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作出更大检察贡献。

  • 版权所有: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
    地址:石家庄市新石北路360号 电话:0311—12309
    技术支持: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-1
    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